2006-05-12
在這方面,日韓制造商沒有遇到歐美的難題。以本田汽車為例,廣州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1日,而就在同一天,東風本田發(fā)動機廠也宣布成立,直接為廣州的整車項目提供動力總成。
再看看豐田的例子,日本電裝集團是豐田汽車的主要供應商,目前電裝在中國的近20家工廠當中,有5家早在1997年之前就已經進入到中國,這為豐田日后的發(fā)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楊武認為,在日本和韓國,汽車制造商與供應商是一種密切捆綁關系,這種關系使得二者能為共同的利益著想,制造商不會一味去壓榨供應商,而供應商也完全相信制造商的判斷?!斑@種捆綁關系體現在,豐田公司本身是電裝集團的大股東,而現代汽車的主要供應商摩比斯也持有現代汽車的股份,這種水乳交融的關系使得只要整車制造商做出決策,供應商便會立刻投入到前期的準備中。”楊武這樣說。
事實上,當北京現代成立之初,現代汽車置北京周邊眾多的中國供應商于不顧,而是用最快速度引進了關鍵零部件的配套伙伴,這種做法也許對中國本土汽車基礎工業(yè)沒有積極影響,但卻讓北京現代繞過了關稅壁壘,得以占領市場。
另一個一直被人忽視的因素是,就中國市場而言,相對于歐美,日韓具有極佳的地理位置。資深車評人鐘師認為,韓國釜山到天津、日本福岡到上海的距離甚至比上海到北京還近。這樣的近距離形成日韓企業(yè)的另一個優(yōu)勢——即使日本本土一個零部件廠家也沒有,其在中國的零部件廠家可以為在日本的整車廠家實現即時供應,周期雖然可能比在日本本土供貨長一點,但中國同時具有低成本的勞動力優(yōu)勢。 原畢博咨詢汽車行業(yè)負責人陳榮祥的觀點是,在原本的供應商無法及時跟進的情況下,歐美整車制造商根本無法在中國找到符合要求的本土供應商,“要通過歐美廠商的零部件認證,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以及數千萬的歐元,這是中國零部件企業(yè)無法奢望的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