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3-28
左權縣原名遼縣,抗戰(zhàn)時期,八路軍左權將軍犧牲于此,山西人民為紀念他,遂更名為左權。作為一個革命老區(qū),又受到干旱缺水、無霜期短等自然環(huán)境的影響,左權的經濟情況相對落后。
2008年,萬向抱著為老區(qū)人民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的想法,出資20萬元幫助左權縣下屬麻田鎮(zhèn)的6戶農村貧困戶解決住房困難,為他們蓋起了新房。2009年,萬向與左權再度結緣,捐款30萬元援建了澤城衛(wèi)生院,為周邊的一萬多名群眾治病就醫(yī)提供了方便。2011年,萬向“四個一萬工程”項目擴點時,左權縣被列入資助范圍。
當年4月,萬向慈善基金會秘書處派員到左權縣召開了設立資助點的工作會議,并走訪看望了27名(戶)即將受助的對象。根據(jù)受助對象的資助類型,就讀年段等情況,最終確定該縣每名受助對象每年可獲得1000-5000元不等的資助金。2011年,左權縣共有106人獲得萬向的資助,資助金額共計18.26萬元。
左權作為山西省唯一的“四個一萬工程”資助點,為積極推進此項救助工程的順利實施,左權縣慈善總會嚴格把關。首先,嚴把摸底關。每年定期對上一年的資助對象進行重新調查,核實相關信息,將已畢業(yè)的、已享受國家或其他單位資助的學生、孤老進行清退,不再重復資助。第二,嚴把審核關。初審階段,縣慈善總會每次組織專人對新增申報人員開展入戶走訪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糾正,對不符合資助規(guī)定的人員一律取消,確保資助名額真正落到有需要的困難人員頭上。第三,嚴把發(fā)放關。參照救助類型、就讀年段等基礎信息,根據(jù)審定后的資助金額,每年足額、及時、準確地將資助金發(fā)放到每一位受助人員手中。同時,左權縣各級領導對“四個一萬工程”均十分重視,基本上每年都組織集中發(fā)放儀式,不僅宣傳萬向的義舉,還教育受助學生要常懷感恩之心,更擴大了社會影響。
隨著受助學生的升學,資助標準也有所提高,資助總額也在不斷增加。2016年,左權縣“四個一萬工程”受助人員為107人,資助金額超過28萬元。截止目前,萬向“四個一萬工程”在左權縣實施已有6年時間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資助人次已達640人次,累計發(fā)放資助金146萬余元。期間,已使7名農村孤兒和80名特困學生完成了學業(yè),在幫助他們解決了暫時困難的同時,還學到更多的知識,并順利地走上社會,正用實際行動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狀況。
龍泉鎮(zhèn)的耿新同學,從小父母雙亡,與叔叔一起生活,接受萬向資助已有多年,2017年即將從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畢業(yè),走上工作崗位。
在回訪中,就讀湖南師范學院的肖蓉同學說:萬向的無私幫助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,更是人生的寶貴財富,我一定會把這份感恩之情化為成才之志、勤學之力,不忘建設家鄉(xiāng)的責任。
萬向的慈善工作不僅真正幫助了有需要的弱勢群體,還對左權縣的慈善事業(yè)發(fā)展起到了促進作用,善舉善心在革命老區(qū)深入人心,讓受助的學生養(yǎng)成了良好的品德,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,這些都與萬向做慈善的初衷吻合。
(文中人物系化名)